
骗案排行榜|拆解5大最常见骗案 网上购物最易中招!
每年的歌曲/歌手排行榜都会引起全城热议,提提大家,以下这个排行榜,同样需要大家高度关注! 所指的就是「热门骗案排行榜」。 总结过去一年,骗案数字持续上升,根据警方数据显示,2023年发生逾3万4千宗科技罪案,较2022年增加逾1万宗;损失金额亦增加约7成至逾54亿,当中 有哪些骗案最多人中招? 即睇以下「热门骗案排行榜」:
第1位:网上购物骗案
于网上见到大减价、限时优惠等字眼,会不会心急想立即抢购? 要留意网上购物骗案是2023年各类型骗案的第一位,一共发生8,950宗,损失金额达1亿9千万,比2022年增加超过一倍。 骗徒通常以限购、减价、外地代购等吸引买家,并拒绝当面交收,受害人转账付款后卖家便会失去联络;另外骗徒亦会假装买家,提供虚假汇款收据来骗取货品甚至 金钱,所以在网上无论「买」或「卖」都要小心。

第2位:网上投资骗案
网上投资骗案在2023年大幅飙升近1.8倍至5,105宗,损失金额更高达32亿。 骗徒会利用社交平台(如Facebook、IG)、通讯软件(如WhatsApp、微信)等假扮名人/财经分析师/投资专家等,声称有「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并诱骗受害人 安装假投资App。 初头,骗徙会营造赚钱假象,并将「利润」过户到受害人个人银行户口,然后,再游说尝到甜头的受害人加码注资,当受害人将资金存入多个本地银行户口后,骗 徙便会消失。

第3位:网上求职骗案
人人都想搵份好工,但网上求职陷阱多,于2023年就发生3,518宗网上求职骗案,损失金额达7亿。 骗徒通常会透过社交平台、讨论区或即时通讯软件,刊登招聘贴文,大多标榜高人工、即日出粮、在家工作等来吸引受害人,然后以不同借口诱骗他们缴交费用、保证金或其他 款项。
除此之外,近年亦流行「刷单骗案」,骗徙会假扮真实的网上平台,并制作假网站或假app进行网上推广,诱使受害人课金充值平台,以赚取更多 「利润」,当受害人投入大额金钱后,骗子亦会失联。
第4位:网上户口盗用
2023年有3,434宗网上户口盗用案件,骗徒利用钓鱼白撞讯息,向受害人骗取通讯帐户的登入密码或验证码,借以骑劫帐户,然后向受害人的朋友借钱、要求代为转账或 买点数卡,其中以骑劫Whatsapp帐户最常见。 因此建议使用WhatsApp的双重认证功能,如遇到亲友要求汇款亦应致电对方求证。
第5位:社交媒体骗案
第五位是社交媒体骗案,2023年一共有3,372宗,损失金额超过7亿。 骗徒会在社交平台伪装成朋友、家人或知名企业,向受害者发送私人信息,诱使受害人点击恶意连结,套取其个人资料,包括银行帐户、密码、身份证号码等,进行转账或 其他非法活动,因此大家必须小心保管个人敏感资料,以免落入不法之徒手上。
除以上5大常见骗案之外,网上情缘骗案、援交骗案、裸聊勒索及电邮骗案都占一定比例,大家要小心防范! 如有怀疑可以使用「守网者」网站的「防骗视伏器」或「防骗视伏App」手机应用程式,查核可疑电话号码、网址或收款帐号;或致电「防骗易18222」 热线查询。
你可能感興趣
人工智能是一種讓機器模擬人類智慧的技術。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已有科學家提出製造能夠模仿人類學習、決策和解決問題的機器。經過數十年發展,不同AI技術已經逐漸成熟…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于2021年中公布「金融科技2025」策略,鼓励业界全面…
互联网无远弗届,蕴藏着海量信息。网上有多少信息能被大众接触到?从信息触及性…
本网进行过简单测试,发现包括最新版本的苹果iOS系统均会把不在通讯录的本地发…
元宇宙概念源自美国小说家尼尔.史蒂芬森(Neal…
NFT是新兴另类虚拟资产投资,常见的NFT包括数码图像、影音、及短片等等,并透…
大家网上浏览时,都会见过「HTTP404」或「找不到」的版面。其实这是HTTP…
深度学习和伪造组成的混合词,指利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一种技术)进行影像合成以…
随着流动科技及云端运算技术日渐成熟,加上金融科技迅速发展,现在电子支付及流…
在电脑世界中的Cookie是储存在你的电脑或手机内的一个文件档案,让伺服器辨认你…
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上网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媒体…
很多网站和流动应用程式均会收集你的个人资料和喜好,以提供更个人化的体验和服…
于2008年,一位自称中本聪的人士在网络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一个点对点电子货币…
虚假资讯指为伤害个人或社会而故意制造的虚假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完全虚构、部…
物联网就是通过互联网把现实和虚拟世界的装置及设备连接在一起,成为资讯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