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聯網攻擊
利用互聯網將手提裝置或家居設備串連一起,並於互聯網互相交換及處理數據和資料 ,對指定裝置或設備作出指令及控制。例如大家普遍使用 什麼是物聯網? 利用互聯網將手提裝置或家居設備串連一起,並於互聯網互相交換及處理數據和資料,對指定裝置或設備作出指令及控制。例如大家普遍使用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甚至是汽車、燈泡和雪櫃,只要配備互聯網功能的, 都是物聯網。 使用物聯網的風險 隨着現今科技進步,物聯網發展迅速,海量的物聯網裝置推陳出新,當中大量的用戶資料及龐大的雲端數據庫,自然成為黑客偷取或攻擊的對象。及形形色色的物聯網裝置不斷推出,既不像一般電腦有熟知的操作系統及結構,亦沒有已成熟且針對所有物聯網裝置的保安軟件或保安裝置。很多物聯網裝置於出廠時並沒有提供任何保安措施或保護建議,但於網絡上已開啟一些不必要的服務功能(如:檔案傳輸協定及遠端桌面協定等)。 另外用戶對使用物聯網裝置的保安意識不足,往往為求方便使用而忽略更改高強度密碼的重要性,甚至使用預設密碼令黑客有機可乘。當黑客掌握你物聯網裝置上的用戶名稱及密碼,而你的裝置亦與你其他裝置(如: 路由器、個人電腦、手提電話,甚至數碼門鎖)連繫着,加上已開啟高風險的網絡功能,令黑客除了入侵及接管了你的物聯網裝置外,進而可入侵你其他裝置及奪取權限。然後黑客會於設備安裝惡意程式, 除了你自己會因此而喪失私隱甚至金錢外,你的設備更有機會成為「殭屍網絡」其中一員,成為攻擊其他電腦的幫兇。 物聯網保安 很多物聯網裝置均設有預設密碼,使用前必須更改預設密碼,使用複雜組合的密碼更好。若裝置設有雙重認證、電子證書或生物特徵認證,亦應考慮使用。 若裝置上開啟了一些預設服務,例如FTP、TELNET等,如沒有必要使用,請關閉這些服務。 如裝置設有活動記錄功能,建議開啟,並不時翻看記錄以偵測可疑的活動。 必須安裝防毒軟件或網絡保安軟件,並定期更新軟件和病毒定義。另外,若能安裝防火牆或系統與網絡監察軟件或硬件裝置更佳。 大部份物聯網裝置採用手機應用程式作為遙控介面,當需要遙距使用時,應為物聯網設置加密傳輸。 參考資料: 「科學為民」服務巡禮講座 – 物聯網 網絡安全資訊站- 切勿輕視物聯網的安全 你可能感興趣 恢復短語/助記詞 恢復短語是首次設置加密資產錢包時,系統自動產生的多組詞語。技術上,它是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