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因應疫情、社交距離措施及停課安排,很多兒童及青少年都依賴互聯網與他人保 持溝通。要留意的是,有很多網上遊戲,都被人利用誘騙
保護兒童免受網絡性罪行威脅
序言
過去因應疫情、社交距離措施及停課安排,很多兒童及青少年都依賴互聯網與他人保持溝通。要留意的是,有很多網上遊戲,都被人利用誘騙未成年少女傳送不雅照片或影片。一些常見交友程式被利用誘騙未成年少女進行非法性交或其他不法行為。更有些男童於結識網友期間被騙傳送裸照。於二零二零和二零二一年,與網絡有關的兒童色情物品案件、 非法性交案件和裸聊勒索案件數字,均比疫情前大幅上升。
兒童色情物品
不少涉及兒童色情物品和非法性交案件都是由網絡遊戲開始。這些網絡遊戲均鼓勵玩家之間進行互動、交流打機攻略、甚至組隊過版 ,以贏取一些升級的武器或造型。騙徒尋找「獵物」過程如下:
- 騙徒在聊天室留言 ,聲稱有武器或造型賣予玩家。
- 當有玩家回覆留言,騙徒會套取買方背景資料。
- 當知道對方為未成年少女時,騙徒即時會將武器或造型價格大幅降低,代價就是對方把裸照發送給自己。
- 為免費取得心儀武器或造型,有受害人聽從指示。
- 騙徒得到受害人裸照後,不會發放武器或造型,並會繼續利用已取得的裸照勒索受害人發送更多裸照。
非法性交
另外,騙徒亦會透過社交媒體和交友程式收集兒童色情物品及誘使未成年少女進行非法性交,因為很多未成年少女喜歡利用社交媒體結交朋友甚至男朋友。騙徒一般手法如下:
- 騙徒於談天期間得悉對方是妙齡少女,便會投其所好。
- 為降低對方戒心,騙徒會噓寒問暖,使受害人真誠覺得找到知心好友。
- 當取得受害人的信任,騙徒便會與少女開展情慾對話,或誘使對方提供身體照片。
- 如受害人應承,騙徒可能食髓知味並向受害人作出更多要求,例如要求受害人拍攝私處或於談天期間裸露自己身體,甚至會約受害人見面。
因應疫情下的社交距離限制,他們約會地點都會比較隱蔽,例如時鐘酒店或騙徒的家中。騙徒得到受害人裸照後,會繼續利用這些裸照勒索受害人發送更多裸照,或要求受害人用錢贖回裸照。如果騙徒約受害人見面時,或會趁機性侵受害人。
裸聊勒索
騙徒會要求以匯款、比特幣、點數咭形成支付款項。如受害人拒絕,騙徒會以兩人的對話或受害人提供的裸照或片段脅迫其就範。
除了未成年少女,男童也會墮入性陷阱。疫情前大部分裸聊騙案的受害人皆為成年男子。有關裸聊勒索的手法如下:
- 騙徒在社交媒體或交友軟件上載性感美女頭像吸引男網友。
- 與受害人成為網友後,騙徒用不同藉口要求受害人脫衣或主動脫衣以引誘受害人。
- 有些騙徒會於談天期間傳送網上連結,連結會自動下載惡意程式套取受害人資料及通訊錄。
- 其後,騙徒勒索受害人支付款項,否則將不雅影片上傳互聯網或傳送至其家人及朋友。
受害人心態
為甚麼這麼多年輕受害人會受騙?警方臨床心理學家曾訪問受害人,了解他們受騙時的想法,歸納了以下幾類型的受害人心態。
- 「我唔會咁唔好彩!」有些受害人較外向,廣結良朋,覺得自己不會這麼倒楣。他們對騙案手法有所認識但心存僥倖,覺得自己不會墮入陷阱。
- 「無其他人會睇到啲相嘅!」有些受害人單純地以為只有騙徒才看到裸照。其實網絡世界與公眾地方無異,將裸照發送予騙徒猶如赤條條在大街小巷行走,裸照還會於網絡上永遠流傳。
- 「對方都有露俾我睇啦,又點會呃我呢!」有些受害人覺得對方是女士也裸露身體,覺得不太可能欺騙他。然而,這些可能是預先錄製片段,背後操控的人可能是男人。
- 「我繼續按騙徒指示做就會冇事!」有些青少年頗為獨立,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事情。當遇騙徒時,他們相信按指示做就可解決問題,故此重覆將錢匯予騙徒或多次傳送裸照予騙徒。
- 「唔好同人講,怕俾人笑,家人會對我好失望!」這些未成年受害人受騙後都羞於啟齒,不敢跟別人說,尤其是家人。再者,在中國人的家庭社會,父母的角色都比較權威,以致受害人不會向家長求助,轉而向朋友或社工傾訴。
給家長、老師、社工的提示
作為家長、老師、社工應該提醒子女及學生:
- 勿於鏡頭前裸露
- 勿沉迷網上遊戲或社交活動
- 勿接受網友的禮物或單獨見面
- 勿回應含色情或性意味的對話
- 勿任意分享個人或家庭資料
- 如懷疑涉及刑事成分應立即報警求助
培養子女養成良好上網習慣
- 家長以身作則,擁有良好操守及道德標準,為子女樹立榜樣
- 多陪同子女上網,一起分享使用電腦的樂趣
- 給予子女適當指引確保他們能夠安全地使用互聯網
- 從小教導子女辨別網上世界的不良資訊給予子女適當指引確保他們能夠安全地使用互聯網
- 提醒子女對素未謀面的網友保持警剔,培養他們對網上陷阱的危機意識
善用過濾功能 / 家長功能
家長應該善用電腦及手機的私隱權限和過濾功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作業系統、瀏覽器、社交平台或者即時通訊軟件,均可設定過濾同家長功能以保障子女的個人私隱,避免接觸不良資訊以及受到陌生網友滋擾。
總結
在不斷變化的數碼化年代,兒童及青少年無可避免更容易墮入不同的網絡陷阱和接觸不良資訊,我們必須培養下一代的數碼數養並多關心他們的身心發展。
你可能感興趣
香港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藉著出版故事繪本,以專業角度提供渠道予青少年、家長及老師探討各類型的網絡新常態。…
在數碼年代,青少年從小開始接觸互聯網。網上資訊良莠不齊,不良資訊對他們的影響…
於大約2013年,裸聊勒索集團開始肆虐全球。菲律賓甚至有村落經營「裸聊村」,即…
為修補漏洞,以及打擊窺淫、偷拍及未經同意發布私密影像的行為,立法會於2021年…
日常社交要講禮儀,網上社交亦有一套「網絡禮儀」。在社交媒體發達的年代,人人…
為加強打擊侵犯個人資料私隱的「起底」行為,《2021年個人資料(私隱)(修訂…
此指引為設定社交媒體帳戶至最高私隱權限的建議,以保障青少年在使用社交媒體軟…
在數碼化的年代互聯網使用者愈趨年輕化。家長必須協助子女養成自律的習慣,在網…
根據香港法例第579章《防止兒童色情物品條例》,兒童是指未滿16歲的人;而兒童…
網上性誘識兒童指性罪犯透過互聯網,有計劃地部署針對兒童進行性剝削的手法。…
在數碼化的年代,很多成年人及青少年的生活和學習都離不開互聯網。然而,網上暗…
網絡欺凌指利用圖像、聲音、文字等訊息,透過社交媒體、討論區、即時通訊軟件、…